機床鑄件澆注時應考慮哪些問題?
機床鑄件澆注是鑄造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,其質量直接影響鑄件的性能和使用壽命。在澆注過程中,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以確定鑄件的質量和澆注過程的穩定。
一、澆注前的準備工作
1、澆注人員穩定。澆注人員需要穿戴符合穩定標準的工作服和防護眼鏡,以防止高溫金屬液濺傷皮膚和眼睛。工作現場應保持整潔,無雜物堆放,澆注過程中的通道無阻。
2、設備檢查。澆注前應對所有設備進行仔細檢查,包括澆包、澆注管、澆口杯等,確定其完好無損且處于良好工作狀態。檢查金屬液的溫度是否符合工藝要求,以及澆包內金屬液的量是否適中,避免過滿導致溢出傷人。
3、模具準備。模具應提前預熱至適當溫度,以減少金屬液與模具之間的溫差,降低熱應力,防止模具開裂。模具的型腔應清潔無雜物,以鑄件的表面質量。
二、澆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1、澆注速度的控制。在澆注初期,特別是金屬液剛接觸泡沫塑料(消失模鑄造)或砂型(樹脂砂鑄造)的瞬間,由于材料氣化產生大量氣體,此時應采用細流慢澆的方法,以避免嗆火現象和金屬液飛濺。待澆注系統被金屬液充滿后,可以逐漸加快澆注速度,但應以澆口杯充滿而不外溢為準則。在澆注后期,當金屬液達到模具的頂部或冒口根部時,應適當收包,以保持金屬平穩上升,防止金屬液沖出冒口。
2、澆注溫度的選擇。澆注溫度是影響鑄件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過高的澆注溫度會導致金屬液收縮率增大,增加鑄件開裂的風險;而過低的澆注溫度則可能導致金屬液流動性差,影響鑄件的填充性和致密性。因此,應根據鑄件的材質、形狀和尺寸以及鑄造工藝要求,選擇適當的澆注溫度。
3、澆注方式的選擇。澆注方式包括底注、頂注和側注等。底注方式金屬液的熱損失小、壓頭大、澆注速度不慢,且渣子浮在金屬液上表面,澆注鋼水比較干凈。但受設備條件限制,一些中小機床鑄件可能采用轉包澆注。選擇適當的澆注方式應根據鑄件的實際情況和鑄造工藝要求來決定。
4、連續澆注的重要性。在消失模鑄造和樹脂砂鑄造中,需要保持連續地注入金屬液,直至鑄型全部充滿。否則,在停頓的地方容易造成鑄件的整個平面冷隔缺陷。因此,在澆注過程中應確定金屬液的連續供應和穩定澆注速度。
5、模具氣體的處理。在澆注過程中,模具中可能會冒出氣體。這些氣體如果不及時點燃,可能會因夾住模具而產生氣孔,同時還會損害人體健康和污染空氣。因此,應及時點燃模具中冒出的氣體,以鑄件的質量和澆注過程的穩定。
三、澆注后的處理
1、鑄件冷卻。澆注后,鑄件應放置在適當的位置進行冷卻。冷卻過程中應避免急劇的溫度變化和機械振動,以防止鑄件變形和開裂。
2、清理澆口和冒口。鑄件冷卻后,應及時清理澆口和冒口等多余部分。清理時應避免損傷鑄件本體和破壞其表面質量。
3、質量檢驗。對鑄件進行質量檢驗是確定其質量的重要環節。檢驗內容包括外觀檢查、尺寸測量、力學性能測試和無損檢測等。通過質量檢驗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鑄件中的缺陷和問題,鑄件的質量符合設計要求。
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