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過改進鑄造工藝減少機床鑄件內部的氣孔和縮松缺陷?
在機床鑄件的生產過程中,氣孔和縮松是常見的內部缺陷,它們會嚴重影響鑄件的力學性能、密封性和使用壽命,進而影響機床的整體質量。因此,改進鑄造工藝以減少這些缺陷重要。
以下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改進鑄造工藝的具體措施:
一、優化熔煉工藝
1、控制原材料質量
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熔煉后金屬液的凈度。應嚴格篩選生鐵、廢鋼、回爐料等原材料,避免帶入過多的雜質和氣體。例如,對廢鋼進行分類存放,防止生銹和油污污染;對生鐵進行化學成分分析,確定其符合鑄造要求。同時,盡量減少使用含有多氣體的回爐料比例,從源頭上降低金屬液中氣體的含量。
2、正確調整熔煉參數
在熔煉過程中,要準確控制熔煉溫度、熔煉時間和熔煉氣氛。熔煉溫度過高會導致金屬液過度氧化,增加氣體含量;溫度過低則會使金屬液流動性差,不利于氣體排出。應根據不同材質的鑄件,確定佳的熔煉溫度范圍,并嚴格控制熔煉時間,避免金屬液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吸氣。此外,采用適當的熔煉氣氛,如使用還原性氣氛,可減少金屬液的氧化和吸氣。
3、脫氧與除氣處理
在金屬液出爐前,進行充足的脫氧處理是減少氣孔缺陷的關鍵步驟。常用的脫氧劑有錳鐵、硅鐵、鋁等,它們能與金屬液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,生成氧化物上浮至液面被去掉。同時,采用吹氬、真空除氣等除氣方法,可降低金屬液中的氫、氮等氣體含量。吹氬時,將氬氣通過磚吹入金屬液中,使氣體隨氬氣泡上浮排出;真空除氣則是將金屬液置于真空環境中,使氣體在低壓下不慢逸出。
二、改進造型與制芯工藝
1、選擇適當的造型材料
造型材料的性能、不怕火度和強度對鑄件質量有重要影響。應選用性能好、不怕火度高、強度適中的造型材料,如優良粘土砂、水玻璃砂等。對于大型機床鑄件,可采用樹脂砂造型,樹脂砂具有較不錯的強度和良好的性能,能減少氣孔和縮松缺陷。同時,要注意造型材料的粒度分布,正確的粒度分布可提升砂型的性能。
2、優化砂型和砂芯結構
設計正確的砂型和砂芯結構,增加排氣通道,有利于氣體順利排出。在砂型上設置出氣孔和排氣塞,出氣孔的直徑和數量應根據鑄件的大小和復雜程度確定,一般出氣孔直徑為3-8mm,間距為100-200mm。對于砂芯,可采用空心砂芯或開設排氣槽的方式,提升砂芯的性能。此外,在砂型和砂芯的接合面處,要確定良好的密封性,防止金屬液鉆入產生氣孔。
3、控制緊實度
砂型的緊實度要均勻適度。緊實度過高會使砂型性能變差,氣體難以排出;緊實度過低則會導致砂型強度不足,容易塌箱和產生沖砂缺陷??刹捎貌煌木o實方法,如震實、壓實、射砂等,根據鑄件的形狀和尺寸選擇適當的緊實工藝,并嚴格控制緊實壓力和時間,砂型緊實度均勻。
三、調整澆注系統設計
1、正確設計澆注系統結構
澆注系統的結構直接影響金屬液的充型過程和氣體排出。應采用開放式澆注系統,使金屬液在充型過程中平穩流動,減少渦流和飛濺,避免卷入氣體。同時,正確設置直澆道、橫澆道和內澆道的尺寸和比例,確定金屬液能快、均勻地充滿型腔。一般來說,直澆道的高度要足夠,以提供足夠的靜壓力頭;橫澆道要起到擋渣和集氣的作用;內澆道的位置和數量要根據鑄件的結構和熱節分布確定,避免金屬液直接沖擊型壁和砂芯。
2、設置集渣包和冒口
在澆注系統中設置集渣包,可收集金屬液中的夾渣和氣體。集渣包一般設置在橫澆道的末端或內澆道的附近,其容積應根據鑄件的大小和澆注量確定。冒口不僅能起到補縮作用,還能在凝固過程中排出氣體。冒口的尺寸和形狀要根據鑄件的縮孔分布和補縮要求進行設計,確定冒口能提供足夠的金屬液進行補縮,并在凝固后期形成順暢的排氣通道。
下一篇:沒有了